
人物名片:
汤奇荣,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副院长,机器人技术与多体系统实验室创建者,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A类)、国际机构学与机器科学联合会“青年学者奖”获得者。
7月,进入暑假的大学校园逐渐开始安静。同济大学校园里,汤奇荣带领着他的团队,却仍然在争分夺秒地进行着科研工作。
厚积薄发出成果
最近,汤奇荣团队研发的水下机器人即将面世。这款机器人拥有灵活的机械臂和敏锐的水下“视觉”,如果运用于近海水产的养殖和捕获,不但能降低养殖工人的劳动强度,也能在捕获水产时更好地保证水产品的完整性和品质。
这款机器人是汤奇荣科研路上厚积薄发的成果之一。1982年出生的汤奇荣进入机器人研究领域已有10多年。翻开他的人生履历,浓厚的“学霸”气息扑面而来。
本科和硕士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间在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习三年。完成国内学业后到德国深造,并获博士学位。凭借出色的研究工作,毕业后留校工作。2014 年秋,汤奇荣回国发展,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等各级机器人科研项目30余项,并参与多项特殊领域机器人以及前沿颠覆性机器人项目的规划指南与建议撰写。
目前,他带领的实验室专注于机器人及机电一体化技术方面的研究。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普遍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已有不少产品运用于医疗、助残、智能佩戴装备、无人机等领域。
建言企业抓住转型契机